天津市西青区当城中学2024年度部门决算公开 (2025.09.01)
天津市西青区当城中学2025年单位预算公开 (2025.02.14)
天津市西青区当城中学2023年度部门决算公开 (2024.08.30)
天津市西青区当城中学2022年度单位决算公开 (2023.09.01)
2023年天津市西青区当城中学七年级招生简章 (2023.06.30)
当城中学关于预防学生溺水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2023.06.29)
当城中学清明祭英烈活动
学校概况
当城中学简介
党建工作
7月份“青”叩家门活动信息
庆“七一”学党史活动
“‘青’叩家门·服务365”主题党日活动...
赓续红色血脉 凝聚奋进力量
“增强纪律意识,让守纪成为习惯”
5月份“青”叩家门活动信息
“总体国家安全观· 创新引领10周年”...
校园动态
中小学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评估意...
中小学达标验收流程和记录表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
语言文字工作知识问答
内容显示页
 您所在的位置: 教学工作

2019年当城中学初中数学竞赛活动方案
时间: 2019-10-28 来源:当城中学

2019年当城中学初中数学竞赛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学习、钻研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思维和良好品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展示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中的成果,

二、活动目的

通过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实践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使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功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通过竞赛了解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收集一些参考依据。具体目的如下:

1、提高学生的计算、速算等数学基本能力,为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构建良好的数学校园文化氛围,在全校掀起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潮。

3、通过活动,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组织领导

为更好的筹备此次竞赛,达到活动举办的目的,特成立竞赛筹备领导小组。

组长:边金玲

副组长:张欣  马玲  郑岳  张学红  王文红 王义山

组员:全体初中数学教师

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组长由郑岳担任,负责竞赛组织宣传、命题阅卷、统计颁奖等具体工作。

四、参赛人员:

此次竞赛活动面向全体七、八、九年级学生。

五、竞赛方式:

此次竞赛活动分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全员参加预赛,按预赛成绩×50%+月练习成绩×20%+期中考试成绩×30%,得到预赛总成绩。各年级按预赛总成绩由高到低排列,每班成绩第一名及其余学生成绩前15名进入决赛。若学生未参加月练习,按预赛成绩×50%+期中考试成绩×50%得到预赛总成绩;若学生未参加期中考试,按预赛成绩×50%+月联系成绩×50%得到预赛总成绩;若学生未参加预赛,则无缘晋级决赛。

六、竞赛时间安排:

1028日——1112日,预赛准备阶段。各年级组、备课组各班要做好此次数学竞赛的各项准备工作及宣传工作。

1113日,预赛。各年级利用午自习时间进行预赛。

1113日——1115日,预赛成绩汇总阶段。各年级按规则进行预赛阅卷、成绩登统,及时汇总成绩,并于1514:00之前将入围决赛学生信息报送教务处。

1115日,15:00,在大会议室进行竞赛培训,下发决赛参赛证件及复习备考资料。

1115日——1121日,决赛准备阶段。各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决赛前准备工作。

1122日,15:00——16:30,在大会议室进行决赛。

1123——1124日,决赛阅卷及成绩汇总阶段。

1125日,成绩公示及颁奖仪式。

七、奖励机制

按决赛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若决赛成绩相同,则年级较低者排在前;若年级仍相同,按预赛总成绩降序排列;若预赛总成绩仍相同,再看预赛成绩;若再相同看期中成绩,再相同看月练习成绩,再相同抽签决定顺序。

决赛成绩总榜前四名获得校级冠军、亚军、季军、殿军。

各年级按名次取年级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优秀奖78名。

组委会会对获得冠亚季殿军的学生的指导教师给予一定表彰。

八、活动要求

1、命题要求:

1)预赛命题:

七年级预赛命题人:李扬

八年级预赛命题人:王义山

九年级预赛命题人:马玲

各命题老师要主动与相应年级备课组进行沟通,了解课堂教学进度及各知识点难度及深度,命题时既要注重基础,又要有选拔性,要能通过预赛将真正具有数学能力的学生选拔出来,同时还要做到不太过打击学困生。

2)决赛命题

命题人:郑岳    审核:张欣

决赛试题要注重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体现数学思想,达到锻炼学生的数学眼光、数学思维及数学语言。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的探索研究能力。

    2、指导教师要求: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将数学知识寓于活动和生活之中,教师适当穿针引线,把单调的数学过程变为解决生活中趣味数学的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在趣味中有所收获。课堂上围绕“趣”字,把数学知识容于活动中,使学生在好奇中,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当城中学教务处

2019.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