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当城中学初中数学竞赛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学习、钻研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思维和良好品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展示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中的成果,
二、活动目的
通过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实践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使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功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通过竞赛了解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收集一些参考依据。具体目的如下:
1、提高学生的计算、速算等数学基本能力,为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构建良好的数学校园文化氛围,在全校掀起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潮。
3、通过活动,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组织领导
为更好的筹备此次竞赛,达到活动举办的目的,特成立竞赛筹备领导小组。
组长:边金玲
副组长:张欣 马玲 郑岳 张学红 王文红 王义山
组员:全体初中数学教师
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组长由郑岳担任,负责竞赛组织宣传、命题阅卷、统计颁奖等具体工作。
四、参赛人员:
此次竞赛活动面向全体七、八、九年级学生。
五、竞赛方式:
此次竞赛活动分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全员参加预赛,按预赛成绩×50%+月练习成绩×20%+期中考试成绩×30%,得到预赛总成绩。各年级按预赛总成绩由高到低排列,每班成绩第一名及其余学生成绩前15名进入决赛。若学生未参加月练习,按预赛成绩×50%+期中考试成绩×50%得到预赛总成绩;若学生未参加期中考试,按预赛成绩×50%+月联系成绩×50%得到预赛总成绩;若学生未参加预赛,则无缘晋级决赛。
六、竞赛时间安排:
10月28日——11月12日,预赛准备阶段。各年级组、备课组各班要做好此次数学竞赛的各项准备工作及宣传工作。
11月13日,预赛。各年级利用午自习时间进行预赛。
11月13日——11月15日,预赛成绩汇总阶段。各年级按规则进行预赛阅卷、成绩登统,及时汇总成绩,并于15日14:00之前将入围决赛学生信息报送教务处。
11月15日,15:00,在大会议室进行竞赛培训,下发决赛参赛证件及复习备考资料。
11月15日——11月21日,决赛准备阶段。各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决赛前准备工作。
11月22日,15:00——16:30,在大会议室进行决赛。
11月23——11月24日,决赛阅卷及成绩汇总阶段。
11月25日,成绩公示及颁奖仪式。
七、奖励机制
按决赛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若决赛成绩相同,则年级较低者排在前;若年级仍相同,按预赛总成绩降序排列;若预赛总成绩仍相同,再看预赛成绩;若再相同看期中成绩,再相同看月练习成绩,再相同抽签决定顺序。
决赛成绩总榜前四名获得校级冠军、亚军、季军、殿军。
各年级按名次取年级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优秀奖7—8名。
组委会会对获得冠亚季殿军的学生的指导教师给予一定表彰。
八、活动要求
1、命题要求:
(1)预赛命题:
七年级预赛命题人:李扬
八年级预赛命题人:王义山
九年级预赛命题人:马玲
各命题老师要主动与相应年级备课组进行沟通,了解课堂教学进度及各知识点难度及深度,命题时既要注重基础,又要有选拔性,要能通过预赛将真正具有数学能力的学生选拔出来,同时还要做到不太过打击学困生。
(2)决赛命题
命题人:郑岳 审核:张欣
决赛试题要注重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体现数学思想,达到锻炼学生的数学眼光、数学思维及数学语言。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的探索研究能力。
2、指导教师要求: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将数学知识寓于活动和生活之中,教师适当穿针引线,把单调的数学过程变为解决生活中趣味数学的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在趣味中有所收获。课堂上围绕“趣”字,把数学知识容于活动中,使学生在好奇中,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当城中学教务处
2019.10.28
|